2015年8月31日 星期一

Ⅲ 大嘴吃四方系列 Ⅲ 肉肉肉肉吃到飽 _老屋壽喜燒 Ⅲ 食在屏東市


享受那時間所釀的醇酒,老舊不再代表被淘汰,而是醉人的餘韻 ♩♫♪~


創意很奇妙,每段時間就會出現讓人耳目一新的好點子,讓大家的生活體驗往更美好的方向邁進,而屏東有歷史的房子改造再利用也順應趨勢越加茁壯!

老屋壽喜燒開在往屏東太平洋的椰林大道旁,來來往往經過多次,已經好奇超久但始終沒有引起行動的慾望。當天在腦海中查晚餐清單時,出現關鍵字肚子好餓+壽喜燒+肉無限量,然後內建的搜尋引擎就自動出現老屋朦朧美的外觀啦~ (¯﹃¯)


入內即可看到資訊小黑板和應該是等待區?的椅子,建議要訂位,等了快一小時才有空位入座,不想被同伴唸說定位是常識的話,記得先打電話確認一下阿~因為有一團高中生模樣的弟弟們就被妹仔大聲地這樣抱怨了 XDDD  店家會不定期依節日推出一些特殊活動,可以上FB粉絲頁看最新的行銷活動。

P.S 瀏覽FB資訊時看到之前他們有針對懷舊主題設計出復古女孩等的大型廣告物的宣傳照片,覺得超級可愛又適合,應該要常設不要撤掉來吸引目光 :目


櫃台後方的金屬格紋和鐵鏽梯讓老屋更發思古的氛圍。



輪到我們用餐時還是稍等了好一陣子,因為服務生好像只有兩位,一個包辦外場,一個包內備料上菜,忙碌得團團轉~  右邊是兩人座,左邊是四人座,桌上只有一個菜盤可以夾生料,但我的用餐習慣是會把鍋裡的料先夾出來放涼一下,所以有額外再跟店員追加小盤子。


自助區,全部排開一目了然,要甚麼分量自己夾的大方是我最喜歡的模式!!!  飲料會不定期的更換新口味,葉菜類看起來也都很新鮮清爽,一看到這麼多配色的料,引人食慾大開ㄚㄚㄚ~~




幾乎都是我好愛的食材,還有好少見的水蓮(大大加分),現在邊打網誌邊流口水ing......


一空盤店員就會立刻補齊,我離開之前因為剛好很多種都被夾完,他們改換上新款...  但我已經吃飽來不及嘗試了...看起來都是容易入味好好吃的樣子嗚嗚嗚 Q皿Q


佐料區額外放置可以用來調整鍋底鹹淡濃度的壽喜燒醬汁、扁魚湯底和白開水補充筒,想要加湯就自己來~ 不過壽喜燒主要不是在喝湯,所以加的份量可以不用太多六分滿即可,我就是把它當火鍋在加,結果好慢才煮滾... 滿鍋好料看的到吃不到我心好焦急哈哈哈~


從上排序下來分別為雞、豬、牛、魚,點餐時說要全上就會依人數提供,所以就先各來兩盒,但忙著吃就忘了要問羊去哪裡了這件事... 剛上來就如此紅嫩且沒有結霜、沒有出血水,份量也不會少或薄透到直接看到盒底,為了拍照我少吃了好幾盒呀! (> 咬手帕 <)


湯頭選項有兩種: 1. 古早味扁魚湯 (清爽甘甜) 2.壽喜燒 (濃郁入味)

我和L先生都超愛壽喜燒裡頭只加了一些蔥和洋蔥提味的甘甜醬油滋味(選鍋底時沒有要妥協的意思XD ),本來想說真想換口味的話,再試看看補充罐的扁魚湯,結果停不了口的涮嘴,還好我們是一人一鍋 (*゚∀゚*)

想要喝湯無負擔的話建議點另外一款,壽喜燒的湯底比較不適合飲用,我喝不到一碗就膩口,還是專心將熱騰騰的食物移轉到我的肚子裡保溫吧~ 嘿嘿嘿 ^////^ +


肉片稍微川燙一下就超軟嫩超好吃,入口綿化後肉香四溢,深深深深地滿足了此行大口吃肉的慾望!!!!!! 像L先生習慣一片片地涮,但我比較著急著吃不停,通常都是丟好幾片一起煮,即使在湯裡繼續滾一段時間,肉很厲害的一樣美味不顯老。

因為每一種肉本身單吃就夠美味了,混著蛋液醬汁的正統吃法下次再來試試,光看那銘黃色澤飽滿的雞蛋就讓人可以想像裹足醬料後的肉會是多麼的滑嫩。


魚肉也是易在舌尖上輕化的鮮美,最棒的是其他的料滾熟後很能吸入壽喜燒湯汁,誘發出食材的絕對甘甜,米血軟中偏Q彈、香菇杏包菇還有脆嫩的水蓮吸飽湯後的多汁、豆皮魚豆腐蟹棒完美的入味、南瓜跟芋頭滾的好綿好甜等 (除了玉米,當天唯一的失誤,浸了許久還是乾扁無水份),根本不需要沾醬就能完食的最佳鍋物!!!!!


雖然桌面較小,但店家在桌上貼心的附帶搖晃蓋的小垃圾桶,讓你隨時可以保持桌面清潔,使用餐感受爽朗整潔~

吃完不會口渴的想大量灌水,時間內的進食量也非常剛好,飽卻不會反胃或影響走路,第一次吃吃到飽後是回味十足的舒服 !

............甚麼時候再去吃好呢? σ(´∀ˋ*)


中午吃到飽 249元(只限平日),15種配料、青菜
晚上&假日吃到飽 329元 ,18種配料、青菜
用餐時間限90分鐘,一人一鍋制,不另收服務費


老屋壽喜燒
營業時間: 11:00~15:00 / 17:00~22:00
電話; 08-736-0790
地址: 屏東市中正路92號
2015.0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ヽ(*´∀`)ノ゚.:。喜歡的話~歡迎按讚訂閱FB的即時更新。:.゚ヽ(*´∀`)ノ゚.:。

棉花泡泡の調味實驗所
https://www.facebook.com/cottonbubblelab